前段时间,下线450天后的某平台顺风车业务,在哈尔滨、太原等城市回归,一时间,这个曾经在2018年引起舆论轩然大波的网约车业务,再次因为出行安全问题,被大众所关注讨论。
安全出行是广大网约车用户的底线,也是网约车行业的生命线。出行安全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网约车出现后,虽然为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其安全性也备受质疑,尤其是2018年随着系列恶性事件发生,网约车安全信任危机爆发——“以后还叫不叫网约车?”、“国外网约车比国内安全多了”、“我们需要更安全的出行保障”……
图片来源网络
去年以来,各大网约车平台在政府指导帮助下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安全整改,这期间对网约车安全的关注度也不减。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8月公众及媒体对网约车安全整改保持较高关注,日均信息量达573.3篇。不可否认,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约车。
每3人打车至少有1人选择网约车
2018年网约车客运量达200亿次,巡游出租汽车客运量352亿次,网约车客运量占总客运量36.2%,相当于国内每3个打车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网约车。这是近日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约车安全发展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网约车的出现,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给了大众更多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
网约车很大程度上也给了“黑车”一记重拳。“黑车”这一社会顽疾存在已久,安全无保障、坐地叫价、中途抛客……更有不少人因乘坐“黑车”丧命。网约车除了便捷,也有着更高安全性。报告显示,自2012年至2018年,巡游出租车交通事故亿公里死亡率持续下降,2018年已下降至0.36。不过,国内主要网约车平台呈现出更高安全性。
国外网约车真的更安全吗?
报告还显示,在经历几次重大安全事件后,国内外各大网约车平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安全体系。如Uber把2018年定位为“安全”年,扩充公司安全组织,设计安全功能;Lyft在安全标准等方面向Uber看齐。
图片来源网络
很多人认为国外网约车更安全,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即使网约车“开山鼻祖”Uber也不断面临“安全大考”。11月25日,英国媒体报道称,伦敦交通局宣布,因安全问题,美国打车服务公司Uber将不会获得新牌照,这是其第二次被剥夺伦敦运营牌照。
相比于国内的网约车平台,无论是Uber、Lyft还是Blacklane都不支持录音录像功能,也不支持行程自动分享。
司机点点建立行程前中后安全标准链条
网约车在我国虽是个“舶来品”,但一直在朝着更“安全”的方向驶进。司机点点网约车平台作为国内网约车行业的先进代表,已经在线上线下的运营积累中,基本建立了“行程前审查”——“行程中守护”——“行程后处置”的安全标准链条,覆盖了乘客出行的前、中、后阶段。
图片来源司机点点
行程前,司机点点平台在司机背景审查方面,要求司机实名信息注册,上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资质,经平台工作人员审核之后才可以入驻平台正式接单。
行程中,乘客一键即可将行程信息(乘客姓名、电话、位置、司机姓名、手机号、车牌号)发送给紧急联系人、安全管理员及12110报警平台,可录音、拍照、摄像,并将证据上传云平台,更安全的存储证据,可有效、快速在发生车内纠纷或治安刑事案件时取证判责。
行程后,乘客可对司机提供的驾乘服务打分,司机点点平台会根据司机的得分进行综合考量,采取相应的措施。
司机点点分公司实景(图片来源华格科技)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共享经济产物,网约车诞生时间不长,还要继续成长。以司机点点为代表的中国网约车平台也在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安全模式,让公众看到了诚意与敬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