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列表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科学合理界定平台责任,明确平台在经营者信息核验、产品和服务质量、平台(含APP)索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相应责任,强化政府部门监督执法职责,不得将本该由政府承担的监管责任转嫁给平台。

undefined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平台经济重要代表的网约车行业,近年来由于合规的争议,以及在一些极端安全事件中所涉及到的平台责任和义务边界问题,尤其受到关注。平台责任究竟该如何合理界定,近日多位相关领域专家从多元化视角提出了建议。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需多方参与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凤霞

平台经济模式下,平台掌握了大量能够反映参与者活动状况的数据,平台承担一定的责任,实际上也将成为政府监管的一个重要补充。同时,平台要有效履行其对内部经营者的监管职责,也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

undefined

图片来源网络

界定网约车平台安全责任,既要考虑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处置机制,更要关注长效化、机制化、制度化的安全保障体系。这个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政府、平台企业和第三方组织的共同参与。

平台应承担合理的安全保障体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薛军

对网约车的监管还是要回到平台在法律上的定性,不能因为平台派单、定价,就认为法律关系上是平台直接向乘客提供了出行服务。网约车司机从法律关系上讲,并不是平台的雇员,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经营者利用网约车平台和作为第三方的乘客发生法律上的交往。

undefined

图片来源网络

强调平台的审核责任,要求平台把好入门关,做好背景审核,这是没问题的,平台的确需要承担。但要让平台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很多配套服务的支撑。比如说平台审核司机身份证的真假、有无犯罪记录等,这些信息都掌握在公共部门的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信息共享,网约车平台很难进行实质审核。

出台明确规则 平台责任不能过度

《比较》研究部主管 陈永伟

谈平台责任要先说平台管理,目前存在着两种思路:第一种是管制思路,第二种是治理思路。所谓管制思路,就是用政府来执行,而治理的思路其实就是由平台自主去管理。就网约车平台责任而言,关键是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一些缺乏操作性、很模糊的规则。如果把所有问题和风险都甩锅给平台,这就难言合理。正如相关文件指出的,不应把政府应该承担的监管责任转嫁给平台。

司机点点打造平台五重安全体系

2018年9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司法大数据主题报告》。报告显示,传统出租车司机万人案发率为0.627,网络约车司机为0.048。

undefined

图片来源网络

就网约车行业的领军者司机点点平台而言,平台设置了五重安全保障,包括一键报警、实名认证、人脸识别、行程分享和现场取证。

undefined

司机点点五重安全保障(来源华格)

乘客在乘坐司机点点网约车时,如遇到突发情况,一键即可将行程信息(乘客姓名、电话、位置、司机姓名、手机号、车牌号)发送给紧急联系人、安全管理员及12110报警平台,降低驾乘安全风险。

司机点点平台系统连接公安部接口,车主和乘客都要上传真实身份信息,通过权威审核,规避安全隐患,更好地维护账号和人身安全。采用最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车主每次接单前都要通过人脸识别,与注册时平台认证身份进行比对,最大限度杜绝私换账号的可能性。

undefined

各地客户签约司机点点(图片来源华格科技)

乘客在享受服务之时,可将自己的行程信息(起点、终点、上下车时间、车辆车牌信息以及实时位置)分享给亲友及紧急联系人,行程信息实时掌控,出行更安心。如遇突发事件,可将车内发生的事件进行录音、拍照、摄像等,并将证据上传到云平台,安全存储证据,作为车内纠纷或治安刑事案件时取证判责。

无论是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出行,人身安全都是乘客最关注的事情,作为出行服务的提供商,司机点点一直不断完善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尽最大可能保障乘客安全。